偷窥人间:长平之战的前前没有后

写在开头

长平之战是战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此战过后秦国在战略层面上获得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的根基,是战国的最后转折。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百万,据史料记载秦军此战总共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

战争都是政治的延续,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秦赵两国在长平之战前后一些关键的人事行政变动,以及这些变动导致的结果。因为长平之战亦是人政施行的后续。为何赵孝成王临阵换帅?白起为何坑降卒在内的四十五万人?国运之战转折点到底在哪里?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写下关于长平之战的思考。

起源:从三家分晋说起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春秋到战国的跨越,其中强大的晋国(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国,可以说假使晋国不分裂,秦国很难顺利出函谷关对中原形成威胁的。

严格来说春秋时期的秦国是比较落后的,虽然秦穆公贵为春秋五霸之一,但他最大贡献是在霸西戎上面,也就是对西边少数民族的兼并与征服,逐鹿中原的游戏基本没有参与感。当然这世界没有那么多假如,尤其下面会说到秦国打败赵国不单是依靠晋国的分裂,而是秦国内部依靠变法的崛起,是超越当时战国诸雄的一种崛起!

秦国的变法:商君书的秘密

说到秦国变法,大都脑补商鞅两字,那直入主题,商鞅变法到底是什么?很糟糕,可以直接告诉你我的观点,商鞅变法是帝王术的一种方法论,他只成就君王一人,连商鞅和所有效仿商鞅的都不会有好下场

首先对待贵族选择集权,商鞅是怎么做的呢?商君施行郡县制,背后真实意图是取代封建制,变向收回了各地方贵族权力。简单说,以前地方上都是贵族的人,现在换成了皇帝的人。

其次对待民众选择霸道,参考《商君书》你会发现,商鞅的核心思路就是强国弱民。他认为老百姓都不是善茬,需要让他们有事情做,不能有钱,不要空闲,刚刚吃饱就可以。顺从法律,变得易于管理不会造反。具体执行办法有很多,例如:男子成年必须分家,不让一个宗族的人抱团,地方官员更易于管理,分家也能收取更多赋税。总而言之,在对待老百姓态度上,商鞅是处于一种不太善良的位置。

最后制定二十等爵制度,废除商业,重视农业。在商业方面收取极重的赋税以抑制工商业发展,土地进行私有化,鼓励全部老百姓都去种田。制定了以军功为基础的唯一上升路径,全国的人一视同仁,只看谁砍的人头多,享受福利就多,这也为后来秦军杀人不眨眼埋下祸根,每次胜利的结局都是以屠杀对方士兵人头为最终目的。

总结一下,商鞅的思想确实是划时代的,这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提供了集中权力,弱化民众,统一所有人目标的三个核心竞争力。此时地球上的其他民族还在装神弄鬼操控人,但这时商鞅已经有自己的理论并且实践了。另外一方面,也只有地处边地,地广人稀,商业不发达,拥有优质兵源的秦国才能使用这一变法,并且获得成功。最最后,不要忘记,这变法离不开秦国强大且英明的君主,秦孝公和他伟大的儿子秦孝文王。

赵国的变法:胡服骑射的背后

说完秦国的变化,回头看看赵国这边,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战国时期相当有名。简单来说是革除了春秋时代以战车列阵为主的战斗模式,借鉴了胡人骑兵作战方式,以骑兵为攻击主体,效仿胡人的服装,穿紧身胡服方便战斗人员机动。

“胡服骑射”的战斗力提升是显著的,赵武灵王在位期间领土面积扩大三倍,将分割赵国的中山国灭国,对外和胡人接壤的区域也做到了相对稳定的统治,进行了高度的民族融合。

这里有个小插曲,后来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君主秦昭襄王是赵武灵王在位时“干涉”秦国内政的产物,是他把还在外做质子的嬴稷送回秦国的。有意思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争夺皇位,继位后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可见,老山西和老陕西因为联姻的关系,政治上是走的非常近的,秦晋之好非浪得虚名。

赵国的牌面:蔺相如成色几何

说完了秦和赵的伟大变法,说一说双方政治决策层面的人事。先来说说赵国长平之战之前的情况,一代伟大的君王赵武灵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惠文王继位,也就是长平之战发生时赵国君主赵孝成王的老爸。鉴于激起长平决战的诱因上党郡时间发生于赵孝成王四年,所以有必要写写赵惠文王,以及他手下的外交担当,蔺相如。

说到蔺相如,就是逃不掉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是完璧归赵,课本都有就不说了。第二个是渑池之会,说的是完璧归赵之后秦赵关系恶化,秦国想修好,秦昭襄王要赵惠文王来西河外渑池一起会盟。席间,秦昭襄王要赵惠文王为他表演弹琴,赵惠文王表演了弹琴,然后秦国史官写下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这下蔺相如立即不乐意了,要求秦昭襄王表演击缶,秦王当然不肯,蔺相如立即表示,如果不从的话,五步之内我就自杀喷你一身子血!结果秦王不情愿的敲击了一下缶,蔺相如立即招呼赵国史官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第三件事是,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廉颇知道蔺相如的所作所为,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

通过这三件故事,我们看到的蔺相如究竟是何许人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么?是百度百科描述的著名外交家么?作为赵国的上卿,一个能够决定国家命运前途的官职,他的行为合理么?浅谈下自己的观点,蔺相如是一个非常贪的人,这个贪,指的是功名。带了和氏璧来到了秦国,就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献给秦王而得不到城池,你作为使者虽然冒进以死相逼把和氏璧弄回赵国,但作为一个外交人员,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得到了一块美玉,以及秦国和赵国的关系明面上的破裂破裂,蔺相如你可以当场自杀,但你死后秦国和赵国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彻底翻脸。那请问你死了有什么意义?解决了什么问题?将个人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来赌自己的仕途,不妥。

闹僵后的赵国秦国在渑池见面,互修友好,和氏璧的场景再次出现,又是一次以死相逼,即便自家君王在场,也将局面推向极化,又一次大型的赌博仅仅为了要回面子,让史官写下秦王为赵王击缶。我认为,蔺相如作为外交人员是极不合格的,基于自己贪功的性格,他无法做出一点点妥协,而真正的外交人物是能屈能伸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得到什么,一切言行皆是工具

中间穿插一个故事在渑池之会举行之前,廉颇道别赵惠文王时,请求如遇不测,三十天内赵王没有返回,可以自立太子登基,赵惠文王答应了。由此看出,赵惠文王也是一个比较贤明的人,但他的资质是中等的。中人被厉害的辅佐就变得厉害,被弱的辅佐就变得弱,这有点像齐桓公,但齐桓公身边可是站着中国历史最顶级的辅助管仲啊。我一直可惜赵惠文王选了蔺相如辅佐自己,就此,赵国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

某种程度廉颇立太子的话反过来促成了赵惠文王认为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立了大功,因为在极“危险”的情况下蔺相如把自己带了回来还要回了面子。往深里看,廉颇负荆请罪的化学因素很多,有一言难尽之势,将相和的背后到底是真和还是假和?但若反过来看这一切,其实渑池之会根本没有危险,因为这一切我认为自始至终都是秦昭襄王的局,一个构思深刻的圈套。

秦国牌面:真实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待机时间非常长,经历丰富,个人档案一眼望不见尽头,各种成语出处都来自他。战国时期终极BOSS,除了嬴政完成统一,能在履历上超过秦昭襄王的怕是没了。虽然很多时候把昭王早期的政绩归在她老妈身上,中国第一个太后宣太后芈八子,但这与事实其实是不符合的,从头至尾权力都是握在秦昭襄王本人手里的。就谈谈在长平之战前后秦昭襄王的一些列举动,堪称神之操作。

在还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他高度容忍了蔺相如,变向的帮助蔺相如立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扶蔺相如上位,我以为秦昭襄王早就看出蔺相如的本质,如果让他上位辅佐赵文惠王,则能衰败赵国。正可谓是反向用心,最为致命。一个王,他抛开面子,留下两个成语,就能让赵国的相位落在平庸人手里,非常人也。

另外一个重要举动是,秦昭襄王完美破解了赵国的外交策略。长平之战在对峙期,赵国在后勤压力下已经喘不过气,于是派出了郑朱前来秦国求和。不得不说外交对赵国非常重要,但事实却是郑朱来到秦国,秦昭襄王深情款待,用最高规格接待了郑朱一行人。与此同时,参加宴请的还有其他各国驻秦使节,看到秦赵两国宴席上关系如此融洽,以及考虑到当时双方后勤压力,多判定两国将会完成和谈。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秦昭襄王的假动作,他让各国认为矛盾已经解开,防止其他国家派援军帮助赵国。不得不说实在是高,这不是即兴发挥,而是有备而来,此时此刻,赵国在长平的部队已经是待宰的羔羊了。

双方的临阵换帅:走向决赛圈

在开启决战之前,双方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个事情,更换主帅。不过秦国偷偷的换,用人屠白起换下了年轻的左庶长王龁。赵国这里用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换下了老将廉颇,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赵括。

很多人说赵括刚来到前线也就十多天就选择进攻有问题,赵括固然有很大问题。但是选择进攻肯定不是赵括自己决定的,应该是赵孝成王、赵括、平原君、平阳君共同做出的决定,到了前线赵括只是一个执行者。那为什么要选择进攻呢?我认为,赵国孤注一掷的选择进攻,并不是要击溃秦国,而是达到以战求和的目的,而且必须快速达到。那为什么要换廉颇呢,我不认为是范雎派人散播的谣言导致赵国换人,而在于赵孝成王希望用自己的政治班底来获得战功,而不是把功劳写在前朝老臣廉颇下面,这样他永远走不出父亲的影子。赵孝成王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赵孝成王上台之后对前朝的人是不待见的,包括开会从不带蔺相如和廉颇,他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将长平之战的锅甩到选择撤退的廉颇身上,把以战求和的成功放在赵括身上,其实也就是他自己身上。

但这一切似乎依然在秦昭襄王的算盘里,他暗地里派出战国时期独一档战斗力的杀神,人屠白起到前线掌握军队。为什么要暗地里派出,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等的一个机会到了,国运之战时间到了。赵国中了圈套,这下双方都加了筹码,有点像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打着打着不知不觉扩大了规模。如果这次能一次性歼灭赵国有生力量,则霸业可成,秦昭襄王必须让白起悄悄地去,让赵国还有求和的小心思。换言之,如赵国知道白起已经到了前线,势必不会幻想求和这条路,看到白起这颗可以移动的人形核弹,赵括也不会倾巢出动,将自己置于死地。

一笔带过的战斗:惨惨惨

在第一阶段对峙时,廉颇顾忌自己空仓岭防线南方,被秦军控制的太行道会被绕后,向东退到了第二道防线百里石长城。第二阶段,换帅后赵括指挥的部队从百里石长城出击,白起用计伪装溃退,将赵军主力全部吸了出来。另外一方面,秦军派出奇兵从北面绕后攻击百里石长城,控制了百里石防线,也就是赵军大本营。另外一只敢死队进攻东面大粮山方向,分割了赵军前线和后勤的守粮部队,就此,秦军用曾经赵国的阵地,西面空仓岭,北面百里石长城,加上本来就控制的南边太行道以及敢死队控制的东面大粮山,对赵军进行了彻底包围。

第三阶段,赵军主力被曾经自家的防线围困了四十六天,但其实军事素养还是在的,并没有自乱阵脚,赵括对整个部队还是有指挥能力的,这可能是国战的特殊性。最终进行了四五次的突围,结局均以失败告终,赵括本人也被秦军射杀。接下来就是赵国部队投降后,白起连同上党郡的老百姓一起共计四十五万人全部杀头,这也是商鞅变法带来的恶果,只有人头才有功劳。长平之战后,白起将二百四十个年纪较小的赵国人放回邯郸,散播恐怖,实在是诛心。

后记:彻底失败的外交

战争之前的种种人事制度的变化,导致了两国之间实力的差距,而且愈来愈大,表面看似赵国强大能与秦国一战,但其实从蔺相如任相开始,赵国已经注定在军事对抗上会失败。作为一个弱势方,赵国最需要的是高质量外交,一个方向从六国借兵借粮结盟,另外一个方向是从秦国内部瓦解对手。这两点,只需完成一点,就有机会挽救赵国。尤其在瓦解秦国内部的问题上,需挑起秦相范雎和武安君白起的矛盾,以阻止白起获得更大的军功为由,让小心眼范雎使绊子可能会较长平坑杀四十五万人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最后,秦昭襄王的的确确是一代伟大的君主,是秦历代君王在位时间最长的,长平之战只是他人生一小段经历。我想说,正是在他的任内,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完全胜利,如同文景之治(吕文之治)于武帝一样。他的用人,施政都有跳不出时代的短板,但在军事外交上面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最最后,以上对秦昭襄王,商鞅,蔺相如等看法,均系个人私货,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包涵。


已发布

分类

作者: